客户端下载 登录 注册
登录
  用户登录 关闭
首页 > 最新通知

全国人大代表邹彬建议:推动“农民工”向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转型

 (发稿时间:2020-05-25  阅读次数:945) 【收藏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

近几年,“推动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”的呼声很高,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出台相关制度推动该项工作的转变和落实,但就现阶段而言成效并不明显,农民工在技能素质、组织形式、生活方式、社会认可度以及自我认知等方面依然与产业工人存在较大差距,“农民工”这一群体形象与新近崛起的“外卖”“快递”“微商”等职业形象相比,依然处于“边缘化”的状态

与此同时,随着时代发展,建筑业的规范程度、管理体系、施工工艺均在不断更新和进步,但企业赖以支撑的农民工群体却面临“青黄不接”“代际断层”的困境,60后农民工即将走下历史舞台,70后农民工跟不上技术迭代的步伐只能做低效简单的操作,80后、90后农民工数量锐减,00后农民工几乎没有,而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还须进一步加大,城市建设、基础设施完善的进程还须进一步加快,这使得将农民工培育成“新型产业工人”变得更加迫在眉睫。

 

 

“农民工”要实现向“产业工人”转变需要城乡两个方面、政企两个主体长期共同努力,有待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。一方面,政府要突出政策引导,深化户籍、保险等制度改革,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;同时,在权益保护、技能培训、职业鉴定等方面,要健全机制,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产业工人的良好氛围。另一方面,要加强对农民工的组织管理、教育培训和人本关怀等,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手、全国人大代表邹彬建议:

一是加强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培育。政府加强顶层设计,构建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行的教育体系,引导职业院校转型升级,细分建筑行业职业教育专业,促进产业工人再教育,提升工人素质能力;要大力倡导用人企业和社会力量办学,在政策保障和技能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,让产业工人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得以进一步匹配。

二是加强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管理。加强对农民工地域流动、薪酬支付等方面的管理,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实名制一卡通,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。同时,企业尤其是建筑行业企业也要加强对农民工管理模式的探索,加大对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的宣贯力度,提升农民工转化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意识和速度。

三是提高建筑产业工人的保障水平和社会地位。要提高产业工人的公共服务水平,在子女教育、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,提升产业工人的组织归属感;要营造关心关注产业工人的社会氛围,着力提升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,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,逐步实现从产业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的跨越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工匠力量。

 


 

政策解读

配套服务